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欢迎您!
联系我们 | 微信公众号 | 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乐竞中国

寻找方大曾,永远在路上——“方大曾校园行”公益计划走进暨大

时间:2015-12-18来源:新闻与传播学院 点击: 255

张雅婷 吴瑕

20151212日,“方大曾校园行”公益计划第六站走进了暨南大学,寻找方大曾行动的创始人、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导演冯雪松为暨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师生讲述了16年来寻找方大曾的历程,让这位被历史遗忘的中国战地摄影记者走进校园,以座谈的形式追忆前辈,使更多的青年学子认识与学习方大曾的爱国敬业,共同探讨当代传媒应有的职业精神和专业素养。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张晋升,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邓绍根,以及众多青年师生都在台下静静地倾听寻找“小方”的故事。

消失:踪迹滞保定,永远的25

第一位报道“卢沟桥事变”的记者是谁?让范长江念念不忘并撰文纪念的“小方”是谁?让著名作家余华、著名战地记者唐师曾顶礼膜拜的人是谁?央视名导冯雪松苦苦追寻16载的人又是谁?他就是方大曾——这个你也许并不熟悉的名字,却是“卢沟桥事变”报道第一人,被称为“中国的罗伯特·卡帕”,是抗战初期最活跃的战地记者之一,与范长江、陆诒同负盛名,他遗留下的摄影作品被无数人评为“天才之作”……

方大曾,笔名小方,1912年出生于北京协和胡同,父亲是外交官。殷实的家境使他在小学时代就拥有了自己的第一部相机。在介绍方大曾自称“小方”的由来时,冯雪松说“方”表达刚正不阿,“小”字则带有谦逊的意思。

一架相机、一把伞、一个背包,年轻的小方经常就这样离家旅行,活跃在平津以及冀、晋、察、绥一带,走过乡村与城市,记录所见所闻,并为《申报》《良友画报》《大公报》以及美国《时代》周刊、英国《伦敦图画新闻》等供稿。他不知疲倦地奔走,带回来的是一篇篇最新战况报道和一张张充满人文关怀的照片。

在担任上海《大公报》特派战地记者期间,方大曾陆续发表了战地通讯《前线忆北平》、《保定以南》、《保定以北》等,他多次孤身一人前往战线前沿,拍摄到大量正面战场的珍贵照片。

由于通讯极其困难,家人几乎联系不到方大曾,他所写的报道成为家人了解他行踪的重要信息来源。方大曾的外甥张在旋回忆说,当时父亲每天下班都会带回一张《大公报》,告诉他你舅舅现在走又到了哪里。然而,在 1937930日的《大公报》上看到方大曾舅舅发自保定蠡县的通讯《平汉线北段的变化》后,在随后的《大公报》上再也翻不到舅舅的报道了。

方大曾消失在报端,也消失在家人的视线中,此后再无消息,给人们留下了至今未解的谜。

方大曾最后的字迹停留在保定蠡县,冯雪松在寻找其踪迹时曾翻看过保定县志,发现在918号,即方大曾发出最后一篇报道后几天,保定沦陷,日军屠杀了2000多人,“尽管不愿意相信,但他应该是在那次战争中牺牲了。”这是目前多数人认可的说法。

方大曾永远定格在25岁,他头戴钢盔的形象,阳光帅气,乐观向上,充满正能量。他虽然消失了,但他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将来也会活在更多人的心中。

重现:从纪录片到专著到纪念室到“校园行”

1999年,一份混在报纸和信件堆里的传真引起了冯雪松的注意,它是时任中国摄影出版社副社长陈申先生发来的,里面提到了一个陌生的名字——方大曾。这无意中的发现开启了冯雪松对方大曾长达16年的漫长寻找与等待。

十六年来,他以“寻找方大曾”为公益行动追寻方大曾的作品和足迹,多次前往保定、石家庄、太原、大同、蠡县寻访,往返行程四千多公里,查询大量史料,实地采访百余人,并自费组织公益访谈、讲座、征文等活动弘扬方大曾精神。

从拍摄纪录片《寻找方大曾》到撰写专著《方大曾:消失与重现》,从建立方大曾纪念室再到发起“方大曾校园行”公益计划,冯雪松从未停止发掘和推广方大曾足迹的步伐,他的努力使小方的生命轮廓和精神面貌逐渐清晰,使这位被历史遗忘的杰出战地记者重新回归当代人的视野。“这不仅是对一个家族的交代,更是对民族的交代。”冯雪松对方大曾事迹的寻找,在追问历史的同时,也是在追问每一个人在历史中的价值。

讲座现场,冯雪松展示了一批方大曾遗留下来的摄影作品,每一张黑白照片背后都有方大曾鲜活生命的痕迹。方大曾的摄影作品中,都市景色之外更多聚焦于乡村,农民、车夫、旷工的日常生活片段都被他用富有人文关怀的镜头巧妙捕捉。“一个好的摄影记者,不仅能摄,还能写。”方大曾撰写的新闻稿件文笔流畅、内容详实,冯雪松评价方大曾如果放到现在将会是一名优秀的全媒体记者。他学摄影无师自通全凭兴趣,他关注民生从不拍风花雪月,他一个人奔赴绥东前线记录战场景象,一张张真实生动的照片逐步将方大曾的生命轨迹还原。

沿着方大曾的足迹与作品的展示,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位能摄能写的优秀战地记者,更能感受到历史的厚度与深刻的家国情怀。“历史对小方的记载不超过100字”,但在中国新闻史和摄影史上,方大曾留下了大量弥足珍贵的作品,为延续国家记忆、传承民族精神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

 

寻找:只要小方没有下落,他就是我永远的选题

冯雪松告诉我们,在拿到小方的作品后,他请教了新华社著名摄影记者唐师曾,就是他的一句话坚定了他坚持下来的信心。“他的第一印象是这些作品是外国人拍的,在逐渐了解之后,唐师曾说,我觉得自己已经了不起了,但是在方大曾面前,我什么都不是。”

早已封笔的新闻学界泰斗方汉奇先生专门为冯雪松的专著《方大曾:消失于重现》撰文:“这部专著把湮没了八十多年的一位杰出的新闻工作者和摄影记者方大曾推到了历史的前台,让他的名字开始为公众所知晓,这是对中国新闻事业史人物研究和中国战地新闻摄影史研究的一大贡献。”

2015525日,中国记协组织召开了冯雪松追踪采写方大曾事迹座谈会,通过总结中央电视台冯雪松历经15年追踪采写方大曾事迹的经验体会,追忆“七七事变”报道第一人方大曾。中国记协党组书记翟惠表示,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讲两个人的故事——方大曾和冯雪松。以历史为镜,两代记者的故事,讲的是同一个主题:面向现实,深入实际,不畏艰难困苦,忠实记录时代,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鼓与呼。这种精神在每个时代都是必要的,今天更应在中国记者中进行弘扬。

为弘扬和传承这种精神,冯雪松发起“方大曾校园行”公益计划,拟从20159月起至20177月,“卢沟桥事变”80周年,方大曾诞辰105周年纪念日止,走入20所大学,以讲座、展演、交流会的形式,通过寻找方大曾、一个人和一个时代、方大曾的家国情怀等不同主题,从方大曾是谁、关注民生的摄影师、一个人的绥远之行、消失的战地足迹、家人的等待和我们的寻找多个角度,重现抗战中一个人的命运和那段国家危亡的历史。

从第一站清华大学开始,到暨南大学已经第六站了,冯雪松在每一站都呼吁广大学子加入到寻找方大曾的行列,“我不仅仅是寻找方大曾这个人,重现在抗战时期个人的生活状态,更重要的是寻找一种精神,一种理想、信念和时代认同感。”

十六年的寻找,充满艰辛和困难,但冯雪松仍在坚持,“只要小方没有下落,他就是我永远的选题。”

 

 “今天听冯雪松寻找方大曾的故事我落泪了。”讲座结束后,张晋升教授向学生们诉说自己的感想,“小方活到现在应是103岁了,相当于你们的曾祖父辈。但听了雪松老师的讲述,始终浮现出小方那依然充满活力、自信阳光的青春面孔,就像他25岁时消失的生命轨迹那么耀眼而神秘。”

方大曾短暂的生命竟能有如此丰富的职业经历、厚重的人生体验和时人无法比拟的新闻业绩。靠的是什么?张晋升老师认为是小方的情怀、理想、信念和奉献。“唯有以国为家的情怀,心中才能装得下整个世界;唯有矢志不渝的新闻理想,人生才能找到奋斗的目标;唯有坚定自觉的职业信念,青春才能绽放出永恒的光辉;唯有孜孜不倦的全能奉献,个人才能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