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欢迎您!
联系我们 | 微信公众号 | 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讲座

【新闻传播学前沿讲座】杨保军:做学问的人应该有纯洁的心灵

时间:2017-06-14来源:新闻与传播学院 点击: 63

2017年5月26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杨保军教授为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开展了学术交流讲座。从做学术的原则、方法,讨论到“后新闻业时代”的“新闻真实”。

在上午的讲座中,杨保军教授与在坐的师生们分享了自己的治学原则与方法体会。他感叹如今的技术性论文越来越多,这有好的方面,但另一方面,这种“精致的平庸”也越来越多。有的人写论文掌握了一种模式,就十分高产,基于这种现象,杨保军教授提醒:大家读到博士,应该以学术为生命事业了,而不是把学术当作生产事业。“做学问的人应该有纯洁的心灵,不能以做学问谋求利益为目标。”当然,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中展现的科学主义精神是中国传统学术中所缺乏的,故应该提倡。只是年轻学者大多为了生产论文在做学术,这种现象应该警醒。而且很多研究走向了无聊化,甚至不是研究者自身的兴趣所在。

 

杨保军教授也不赞成总“为别人出主意”,他分享了一段自己的随感:“现在是能说的嘴多,能干的手少……我一向认为,自己有兴趣的事,就自己先做起来,自己觉得该如何做,就先做个样本出来……” 谈到论文选题时,杨保军教授坚定地说:“如果做一个选题,没有一战到底、直至战死的决心,那就不要动这个选题。”他鼓励各位研究者,不要太在意别人的批判,意念坚定、信心坚定,再加上理性判断,就能做成这件事。

有同学恳请杨教授分享与方法论有关的经验,杨教授回答:一个学者只有磨练到相当程度,才会有自己的方法论,而且这种方法论是一种信念,不只是理性的东西,更多的是研究中的顿悟、灵感。“你做学问做到一定程度就会觉得,你不是在发现这个世界是什么,而是在证明你对这个世界的信念。”有同学说到马里兰留学生演讲事件,提出自己心中对公众理性的期望与现实非理性的矛盾,杨保军教授也开解道:“理性是在非理性中建构的”,这是一种信念,“理性能否在非理性的状态中建立起来”,只是一种可能性。你现在心中感到的冲突,是因为你对公众有一种理念的理想化,但你用这种理想化去衡量现实时,你就会觉得这之间差距太远了。你的信念若是乐观主义,那么你就会相信这种理想会在现实中建立起来;你的信念若是悲观主义,那么你就会相信这种理想无法建立。

杨教授提到论文写作的方法是由问题与致思方向决定的。有意义的问题如何得来?对于大部分在校的学生来说,大部分问题来源于学术源流史。你在某个领域做研究,你对这个领域的传承是比较熟悉的,要在老问题的新现象基础上,得出自己的新看法。对于走在领域前沿的学者来说,问题来源于实践,要对现实现象进行分析,看哪些问题值得研究,这依赖于你的经验、你与老一代学者的交流。

 

下午的讲座中,杨保军教授为同学们讲解了“后新闻业时代”的“新闻真实”。

他认为新闻活动的时代可以分为前新闻业时代、新闻业时代、后新闻业时代。一般将传统的三大传播媒介的时代视为新闻业时代。互联网的诞生,就是后新闻业时代开启的标志。这个时代的新闻活动结构发生了一系列变革。媒介形态结构方面多元化,大众化新闻传播主体结构变为三元类型主体,传收主体关系结构变为互动统一主体关系结构。

而新闻真实中的报道真实也有一系列变化。报道真实是报道者呈现的真实,其传统特征有:事实真实、过程真实、有限真实、及时真实、公开真实。在后新闻业时代,这些特征也发生了新变化。媒介与主体的有机互动使“有机真实”进入新状态;社会、目标报道领域与个别对象真实使“整体真实”进入新可能;大数据与统计新闻的运用使“前瞻真实”进入新境界;多元力量的博弈与多元真实的对话使“确证真实”进入新困境;新样态层出不穷、人机互动成为现实,使“真实实现”进入新层次。

“理解真实”也有了新视野。一是中介化的符号真实视野,二是具象化的想象真实视野,三是逻辑化的推理真实视野,四是信念化的信任真实视野。


 

照片:王蒙、孙舒愉

文字:罗婕

【嘉宾简介】杨保军,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新闻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类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新闻界》副主编;全国新闻学研究会常任理事、秘书长,暨南大学南都讲座教授。主要从事新闻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