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我院博士生导师刘涛教授于第二文科楼为学生讲授专题讲座“视觉新闻如何讲故事?”。刘涛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环境传播、视觉修辞,在新闻理论、新闻实务以及新闻教育方面均有所建树。在今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其文字评论《新时代呼唤蓬勃的青年精神》喜获一等奖,是此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中仅有的两篇文字评论之一。同时,刘涛教授还是本届一等奖获得者中唯一的高校教师。此前,他已获得2次中国新闻奖。
新闻的故事化叙事
作为开场,刘涛教授对比了中国魔术与美国魔术影响人们认知事物的差异程度,认为中国魔术更倾向于把主体所知尽情倾述出来,而美国魔术更擅长将信息植入一种预设好的情境之中。显然,后者的行为就是讲故事。故事,即创设一个特殊的接受情景。情景拉近了主体与文本的参与方式和接受距离。从建构主义角度,知识的获取源自于一定的情景之中。因此,讲故事成为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能力,也是消费时代最基本的文本要求。例如某些电影情节,听到声音突然拔枪,回头却发现是老鼠。这样的故事情境虽然没有参与叙事,推动情节发展,但是它在整个的消费结构当中确是有意义的。而且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可将一种理念、一个问题最大的呈现出来。在这个过程当中,很多东西越来越成形、规则化,即人们在按照产品化的方式来生产故事。在此,刘涛教授还举了个例子:在某一瞬间,电影院都是大家吃爆米花的声音。这种细节也说明,人已经被整合进某种故事框架中,不能自主选择,是一种被动设计的过程。
讲故事最核心最基本的东西,就是讲道理。刘涛教师进一步阐述,讲故事的目的是什么?这个故事的深层应该有一个价值的内核在里面,而这个地方往往是最容易忘记的。我们在讲述一些问题的时候,要说清楚,讲明白,就要讲故事,说事实。但是这些问题能不能在故事的维度上获得合法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舌尖上的中国》,在讲中国的饮食的时候,是有一种更大的文化逻辑、文化框架、文化的地图在里面,能够激发大家的对话体系。讲食物其实就是在讲文化,这种文化呈现的是中国人在历史的结构当中的一种选择、一种价值、一种人文的关怀。这样一个中国故事,其实也已经暗含着中国人面对这些全球公共议题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时,来自于中国的智慧和选择。然而,有一些故事太过于“矫情”,虽然目的也在于打动人,但是却不能让人产生蕴含价值基础的共鸣。
讲道理的前提是确立我们的知识框架。刘涛教师以新闻评论为例,后真相时代,要避免泛泛而谈,要将新闻事件置于特定的知识体系之中。转型时期的复杂性,客观上需要更为专业的的认知能力。就比如重庆公交坠江事件,我们批评女乘客、司机、看客都没错,但很多人却想不到制度性层面,评论公共安全空间保障问题。为什么呢?因为原有的知识无法回应这样复杂的问题,没办法讲很多事情同一到已有的认知框架上。人们只能抓住看得见的靶子进行抨击,比如女乘客。这也要求我们要将新闻事件纳入课题知识体系中,建构一个更大的知识框架,有智慧的视野,要多读书。
新闻叙事的基本方法
另一方面,要善于从现实当中发现问题,建构一种想象力,即“寻找”故事。现实当中找故事,才更有泥土味道。现实生活本身带有戏剧性和命运感,宏大的社会主题,最终是在人物命运的故事结构中“长”出来的。而找到一个故事以后,并不一定按照时间顺序叙述,更多时候是要“编织”故事。通过悬念来结构故事,创设一种戏剧性的文本接受体验。这种戏剧性和悬念感的呈现,一方面离不开对特定“故事框架”的生产,另一方面离不开对特定“符号形式”的生产。当然,为了强化故事性,还需要“设计”故事制造一些高潮。也就是说记者可以适当“介入”生活,但这种“介入”不能牺牲原有的生活逻辑。刘涛教师举了柴静采访杨武的例子,通过给杨武一个筷子这样的设计,用一个筷子戳手的特写镜头回答了为什么不救妻子的问题。在合情合理的框架下,去寻找、编制、设计故事,这是新闻叙事的基本方法。
整个讲座过程当中,刘涛教授引用了丰富的案例帮助同学们解读新闻的故事化叙述,这些例子不仅有自身在央视做节目的体验,还有自己撰写评论时的感悟。整个讲座,刘涛教授凭借幽默、风趣的讲话风格以及扎实的学术功底博得现场的阵阵掌声。最后,刘涛教授鼓励大家在新时代下讲好中国故事,挖掘现实中的新闻故事, 不断提升讲故事的能力。
(文/图 覃芳兵 谢海南,主持:姚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