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6日,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马克思新闻观延安学习班进行第二天的学习活动。整个培训班的全体师生秉承践行延安精神的目标,精神抖擞地开始了今日的学习活动。
上午,培训班一行人在细雨中来到了革命圣地宝塔山,通过对红色历史的追溯,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教育。宝塔建于唐代,位于延安城东南方,海拔1135.5米,为周围群山之冠。它是历史名城延安的标志,是革命圣地的象征。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这座古塔成为革命圣地的标志和象征,建国后,国务院将延安宝塔归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延安革命旧址之中。
图:学习班师生参观宝塔山
宝塔山上视野开阔,林木茂盛,山林空气清新,凉爽宜人,培训班全体师生在蒙蒙细雨中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解,在山上结合讲解员的讲解,了解到很多宝塔山曾经的人文历史。从盛唐时期一直到近代,宝塔山都是重要的革命腹地。改革开放后,周总理等老一辈革命家,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瑞环、胡锦涛、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登临宝塔山,视察革命圣地的变迁。此外,在塔旁边有一口明代铸造的铁钟,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曾用它来报时和报警。身处这样一个承载着国家光辉历史的革命基地,不禁心生敬畏与自豪。
参访结束后,师生们前往延安新闻革命纪念馆,大厅毅然伫立着新闻工作者的武器——一支钢笔的雕塑。入馆后,讲解员为同学们做了详细的讲解。延安新闻纪念馆成立于1986年,是全国唯一的新闻专题纪念馆,馆内保留了大量战争时期新闻工作的历史文物,并对相关报刊、广播台、电视台的发展及变迁做出了详细的呈现,如解放日报、人民日报的创刊起源、改革时期经历的地址变迁和版面内容的改版,新华电台、延安观影团的创办与发展等内容。在纪念馆二楼的中心位置,还依据史料一比一地复原出了当年新闻工作者生活、工作的播音室、印刷室、宿舍等建筑,形象重现了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里,新闻工作者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历史场景。听完讲解,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延安精神在新时代的延续。
图:学习班师生参观新闻革命纪念馆
下午,培训班一行驱车前往梁家河,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梁家河村是延安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之一。上个世纪,梁家河村还是一个贫穷的陕北小山村,在60年代末,迎来了北京插队的知青。知青们斗志昂扬,带着青春特有的激情,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带领和帮助村民摆脱贫困。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陕北小村庄,就是这样一群普通的北京插队知青,走出了我们新一代的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培训班师生通过深度调研知青一号院、二号院、三号院等历史场所,近距离参观了摆设有陕西省第一个沼气设备的窑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知青院居住过的窑洞,总书记居住的窑洞里的摆设十分简单朴素,其中最显眼的是一张书桌,桌上摆满了中外的书籍,墙上还挂上了总书记当年申请入党的通过书及当时的部分日记,看到这些,总书记当时在窑洞中艰苦奋斗的生活一幕幕呈现在培训班成员的眼前,成员们能够更加深入切身地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生活并帮助村民的历史。
调研结束后,培训班的师生在梁家河村委会的院子里进行了入党誓词的宣读,在习近平总书记艰苦奋斗精神的影响下,师生们字句铿锵,尽管下着雨,师生们依然目光坚定,嘹亮的声音响彻院落上空。
图:学习班师生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精神的传承不仅需要我们刻苦钻研理论,也需要我们实地感受。登上宝塔山、走进新闻纪念馆和梁家河,让全体师生切实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的不易与卓越,也更加体会到了当今生活的幸福与珍贵。
据悉,暑期社会实践是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为不断深化红色主题教育,加强对拔尖人才和积极分子的培养而举办的培训活动。自2015年起,学院先后在延安、井冈山、红旗渠成立了3个马克思主义新闻人才实践培养基地,并每年选派100名学生赴培养基地参加培训,接受红色传播教育。2018年,“延安井冈山校外协作基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主题教育活动”获评为“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教学创新项目”。
图|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延安学习班
文|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延安学习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