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晚,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田明教授给新闻与传播学院2020级的研究生讲授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第一课——《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方法论》。田明教授在课上针对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地交流。
在课程的一开头,田明老师就提到,“站在哲学的角度看,新闻其实是一种叙事方式,聚焦于历史解释权,而历史解释权的确立也决定了社会存在的发展”。对新闻从业者来说,学习马克思,就是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中寻找和实践具体的新闻传播规律。而从历史唯物主义入手,能提供让我们摆脱狭隘的方法。
历史唯物主义这个概念最早在1845年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现状》中首次出现,并将唯物主义方法论与历史相结合。后在1892年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中被明确使用,随之被正式提出。初学者最好奇的到底什么才是“历史唯物主义”,其实并没有确切定义,因为所有的定义都将走向历史唯物主义的对立面,但从一个视角来看,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批判理论,它关注的是历史的客观规律,反对以主观臆断取代历史客观。
田明老师从三个关键方向作为线索的交汇点,向同学们阐述如何让历史唯物主义得以呈现。第一,什么是批判理论?第二,什么是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关系是什么?第三,历史唯物主义如何看待理性活动?
首先,怎么样来认识批判理论。田明老师举了一个生动易懂的例子帮助同学们理解:假如某位老师给一个同学写职业推荐信,那么这位同学就是一个客观对象,老师要用自己的“思维框架”来界定他,比如分别从德智体美劳这几个方面对他评价,这些看似是对他的肯定,实则是对他的“批判”。所谓的批判理论,它与我们一般意义上理解的怀疑与否定存在根本上的不同,而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哲学术语。广义上的批判也不等于质疑,而是将完整的客观对象纳入到个人逻辑体系中进行思考。
而对于马克思的批判理论怎么来认识呢?它实质上则是对近代主体性批判的扬弃,一方面保留了人的主体性地位,另一方面解释了理性反思的弊端。的确,理性能够自我反思,也能够针对错误展开批判,但是任何理性的认识都有自身的依据,理性的批判与与反思,最终要和根据相统一。理念可以面向根据批判自身的不充分,但绝不会批判根据本身。依靠理性活动作出的认知,根本上是不充分的认知。人们自以为充分,是因为在逻辑与价值层面满足了当前的时代取向与共识。举个例子,当我们认为技术发展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实际上就是满足了这种取向。
理性活动之所以无法超越自身的依据,是因为依据存在理性才是合法的,失去依据的理性活动就像被剪掉鱼鳍的鲨鱼一样,无法游动只能静静等死。正如一个人人认同的看法背后,其实是基于这个人所处的年龄阶段、社会逻辑等等因素的影响。
接着,田明老师进一步介绍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另一个关键视角——辩证法。在黑格尔笔下,现代辩证法诞生,他发现,真理从来不是一个标准,而是一种无处不在的自我扬弃的动力。辩证法的发现对人们能够开始意识自身的狭隘性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在马克思的批判中,黑格尔的现代辩证法最终难逃“绝对精神”的束缚,走向了他笔下辩证法自身的反面。
于是,在对黑格尔现代辩证法的进一步扬弃中,马克思提出了“社会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的最根本原理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而马克思的社会辩证法对其作出了理性维度的历史解释,即扬弃并非是依靠理性完成的,而必须依靠实践。
提到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矛盾——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田明老师指出,共产党的力量正是在于能够让随遇而安的人重新具备发现矛盾的能力。作为社会主义政党,共产党从诞生起,就在实践中不断自我扬弃、不断寻找社会的矛盾所在。
马克思的辩证法指出,需在社会关系以及实践中扬弃主体立场,收集相关事实,总结规律,预示未来。而在新闻视域,这一观点正表达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的人民性。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让作为准新闻工作者的学生们都有了不同的心得体会,他们也发表了自己关于此次课程的看法。
学生课后感:
Q1:听完田明老师精彩的讲座你有什么感悟吗?
讲历史唯物主义的人很多,很少有人能像田明老师这样,讲得如此“充分”又“纯粹”:
它的充分,在于“源”与“流”的关系的清晰:原来,在马克思主义的“上游”,有柏拉图、笛卡尔、黑格尔这样的“大江大河”:笛卡尔把哲学的问题从本体论推向认识论,黑格尔把辩证法发扬光大,马克思主义并非从天而降的既定真理,它也有自己的生成谱系;
它的纯粹,在于讲述故事的方式:是启发而不是一味的说教,是解蔽而不是枯燥的灌输。讲故事是最好的传播,而田明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非常生动的关于“形而上学”的故事:如何在必然中走向自由,在有限中面对无限,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我听完这场讲座最大的收获的话,我想,大概就是去尊重作为主体的人的真实——
永远也不要试图用一个全能和完美的化身,去否认和掩饰我们的狭隘和不完美。
——2020级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高维
这一节课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句“仅仅依靠理性,是无法达到客观也无法实现人类真正的解放。”因为理性可能会批判自我,但不会批判自我建立的依据和根基。所以需要破自我意识执,减少纯粹的悬想,远离纸上谈兵,拒绝建造空中楼阁,要通过实践达到解蔽的状态。
——2020级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胡尹瑜
田教授今晚的精彩发言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段对现代社会状态的思考,提倡我们要看到当前社会的矛盾,我们身处人民性社会要勇于承认社会的不完美,社会狭隘不可怕,可怕的是身处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社会还不自知。
——2020级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包紫薇
Q2:你觉得今晚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学习,对你接下来进入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有帮助吗?
有的。我认为学习马新观也需要多熟悉新闻史,尤其是要对马恩的原著有一定的了解,不然会很容易把体系和内涵如此丰富的马新观学成了教条,缺少一种整体性的纵向的认识,田明老师今晚讲的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是增进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知识的认识论,也是我们学习马新观这门课程的非常重要方法论。
——2020级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高维
田明老师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详细阐述与解释,让我们加深了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和认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重点在于主体立场的扬弃,这种扬弃并不是依靠理性即可完成,必须依靠实践的现实否定性。自我意识的真正超越应该依靠社会的力量,人民的力量。作为新闻学子以及未来的新闻工作者,我们更应该从人民的立场出发,把握好人民性,实现对社会价值观狭隘性的真正超越,实现自我意识的破执和解蔽。
——2020级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张丽秋
图文编辑 | 杨雪怡、王莹岭、胡尹瑜、包紫薇、张丽秋、周秋雨、刘芹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