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欢迎您!
联系我们 | 微信公众号 | 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乐竞中国

【马观课堂】杨保军教授为暨大新传学生解析新时期我国主导新闻观念变迁

时间:2020-10-27来源:新闻与传播学院 点击: 612


  

 

20201022日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杨保军教授在腾讯会议平台为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0级研究生讲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第二课——《新时期我国主导新闻观念变迁》。杨保军教授主要就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中国新闻领域的主导地位和实质内容进行了详细阐释与解析。

 

讲座伊始,杨保军教授提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属于马克思主义性质的新闻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是中国新闻现象。他为同学们提供了三条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路线:第一条是以历史为主的路线,需要从经典作家的论文入手,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历史演进及其内容,如马克思、恩格斯及毛泽东等代表人物关于新闻工作、新闻宣传舆论工作的论述;第二条是以理论为主的路线,即专家学者抽象概括出马新观的主要内容,以知识和理论的方式存在并呈现,通过这一方式,短时间内就可以学习到马克思关于媒介技术、新闻起源等是如何论述的;第三条路线是史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路线,这是在以上两个路线的基础上,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对实践进行观察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观念,是一条更具有创造性的路线。

人类新闻活动的大尺度变化

接下来,杨保军教授先从宏观上介绍了新闻时代的变迁,再从媒介形态、新闻业态、传播模式三个微观方面简要介绍了新闻活动的变化。

从前口语时代、口语时代、文字时代、到印刷时代、广播时代、电视时代,再到网络时代、融合时代和“X”时代,杨保军教授对新闻时代的变迁做了全面的概括。在新闻活动的变化上,杨保军教授从生物媒介、机械媒介、智能媒介,讲到前新闻业、新闻业、后新闻业,再到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网众传播,并提示在座的学生在看待媒介形态发展时要理智看待技术变迁。

   此外,杨保军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现有研究多集中于“论”和“史”,但怎样结合人类活动的最新发展、当前新闻传播活动的发展进行研究并能够提出引导性问题,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探索,他鼓励同学们以后做更多地学习思考和尝试拓展性研究。

中国新闻业四十年多年的变迁

对于过去四十多年中国新闻业的变迁,杨保军教授从媒介系统构成要素视角出发进行阐释。

在媒介形态结构方面,网络现已联通所有媒介形式,成为总媒体平台。杨保军教授通过绘图的方式向学生生动解释了内容网、人际网、物联网目前显现出的“全、网、联”特点。传播主体结构方面,中国目前形成了职业主体、民众个体和非职业组织主体三元融合的局面。收受主体角色上,大众体现出传收角色一体化的重要变化。传播内容结构上,表现为以政治内容为主转变为以政治、经济内容为主。杨保军教授认为,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中人们看得到甚至看不到的东西都可以在网上被看到听到,这使网上的内容既丰富多彩,也杂乱无章。

中国新闻业主导观念的变迁

随后,杨保军教授介绍了在中国新闻业发展的四十年中所存在的三种新闻观念:宣传新闻观念、商业新闻观念和专业新闻观念,在历史变迁中这些新闻观念相互地作用、相互影响。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在我国占主导地位的新闻观念,它是“主义”层面和实际支配我国新闻业的新闻观念,当然与此共存、在与中国的社会实际的互动中除了原有的专业新闻观念、商业新闻观念,还新增了民众个体观念和非新闻专业组织观念。

杨保军教授对我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党性原则观念、价值观念、方法观念、基础观念四个核心观念的基本关系进行了简要剖析介绍,并强调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处理好与其他四种观念的关系,拥有自己的中国新闻观念。

最后,杨保军教授鼓励同学们要多学习和领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立场和方法,强调学习难点不在新闻学上,而在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要搞清“观”与“新闻观”的关系,就要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实践方式入手,抓住核心解决问题。

 

学生课后感:

 

感想1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中国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前人从一步一步的实践行动中总结出的方法体系。“方法论比知识论更重要”是杨老师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一句话。“知识”可以靠自己默默啃书、慢慢研究去吸收内化,但是“方法”需要调动我们的认知、思维、实际经验去总结把握。身为当代研究生,我们要积极从老师的授课中学习内在的方法论,再将其投入到实践中去,从而用行之有效的方式把握问题、解决难点。

——2020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杨心意

 

感想2: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以往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我们看得到的、看不到的内容,现在都可以被看到、听到,内容呈现虽然丰富多彩,但也的确杂乱无章。杨老师指出,这是一个“时代一词被滥用的时代”,比如数字时代、信息时代、融合时代。在这个定义、概念和说教被滥用的时代,新传学子更要心无旁骛做新闻、做传播,为新闻事业的长久良性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0级广告学硕士路珍珍

  

感想3:

一直以来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主观感受是比较遥远的,认为它比较抽象,更加接近于哲学或者是意识形态层面的指导理念。今天杨保军教授的授课从观念到实践,深入浅出地阐明了“人类新闻活动”“中国新闻业”及其“主导观念”三个部分的历史变迁,也拉近了我与马新观的感知距离。杨保军教授在新闻理论研究领域的深度以及对新媒体发展前瞻的远度令学生折服。

——2020级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龚昪

  

感想4

杨保军教授今天在授课的过程中着重强调媒介变迁的主导动力——技术,讲到技术对新闻传播业的影响,也提到目前对“××时代”一词滥用的现象,杨保军教授总结说:“保留乌托邦式的想象是很好的,但我们对新闻传播仍需保持理性”。确实,互联网技术带来了公共化的传播,这赋予了普通受众随时向世界发声的权力,我们也需要更加理性地看待技术对传播的影响。

——2020级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方媛媛

 

 

图文编辑 | 王斐、朱子芸、钱维、李童彤、杨心意、龚昪、方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