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视觉技术研究:视觉传播与当代社会”暨2020年中国新闻史学会视听传播研究委员会学术年会拉开帷幕。本次会议由中国新闻史学会视听传播研究委员会主办,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承办。为响应疫情防控精神,本次年会采取在线(腾讯会议)方式进行。
本次会议分为四个分论坛,分论坛主题分别为“视觉叙事研究”“视觉技术研究”“视觉文化研究”和“视觉艺术研究”。来自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高校学者参会,吸引五百余人旁听。
与会人员合影
会议开幕式由暨南大学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刘涛主持。暨南大学党委书记林如鹏、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名誉院长范以锦、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中国新闻史学会视听传播研究委员会会长支庭荣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
林如鹏致辞
林如鹏指出,新冠疫情背景下,四通八达的网络为思想交流碰撞提供了无远弗届的线上空间,基于此进行视觉文化学术讨论意义非凡。面对现代多元的视觉技术及实践形态,视觉文化领域的讨论亟待重视。同时他指出,暨南大学作为“百年侨校”,始终把握学术热点,记录时代变迁。新闻与传播学院作为我校重点支持的优势院系,在人才引进、教学科研、实验设备等方面得到学校大力支持。自部校共建项目启动以来,学院把握机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他期望,此次会议贴近学术前沿,积极回应视觉化时代的种种社会命题和学术问题,为与会者创造积极对话的学术平台。
范以锦致辞
随后,范以锦强调,新冠肺炎肆虐凸显出视听媒介的研究的特殊意义。他认为,“全面发展视频”并不是“去图文化”,而是将视频发展放在重要地位。致辞中,他列举“共建视频实验室”打造一流视频平台等实践案例,表示媒体重视视频生产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首先是基于用户的需要,用户广泛的视频需求为媒体生产视频内容提出了要求;其次是媒体自身发展需要,在“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运营模式得到强化的背景下,媒体运营必须线上线下同时进行;最后视频发展的核心地位由政府倡导,中央文件曾多次倡导视频转型。他从媒介产业运营的总体出发,高度赞扬了媒介转型的意义与影响。
支庭荣致辞
支庭荣称,这是一次非常特别的年会,在线交流的形式是对彼得斯“对空言说”的一种颠覆,“交流没有无奈,交流没有距离,交流没有止境”。他提出,网络视听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一种认知和一种环境,改变了生活与人类的存在方式,改变了学术思考的环境,改变了学术思考的主体。致辞末尾,他表达了对疫情过后的线下相会的衷心期待。
主题演讲由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中国新闻史学会视听传播研究委员会常务理事曾一果主持。来自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暨南大学的八位学者相继发表主题演讲。
中国传媒大学曾祥敏主题演讲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党委书记曾祥敏就《短视频生产与运营的辩证逻辑》进行主题演讲。曾祥敏从“短视频的阶段性演变”“短视频创作与生产的辩证逻辑”“短视频运营逻辑的小中见大”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短视频生产方式、叙事方式的演变,短视频在主题呈现、语法表达、生产方式等方面的辩证关系,以及短视频运营逻辑中“小”与“大”的深层辩证关系。最后,他指出要以短视频为抓手,在辩证理解短视频发展的基础上透视新媒体的发展逻辑,把握好媒体融合转型中“守正创新”的要义。
北京师范大学张智华主题演讲
中国新闻史学会视听传播研究委员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张智华以《视听技术促进网络影视发展》为题发表演讲。张智华以近年来国内出品的网络剧、网络节目等为出发点,从“视听高科技实现网络影视叙事创意”“视听高科技提高网络影视技术与艺术”“5G进一步扩大网络影视在海内外传播”“视听高科技优化网络影视产业链”“视听高科技增加广告受益与会员人数以及衍生品等”“优秀网络影视增强网络公司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与信任度”六个方面,穿插《白夜追凶》《长安十二时辰》、李子柒系列视频、爱奇艺迷雾剧场等丰富案例分析,具体探讨了视听技术对于网络影视的促进发展作用。他认为,网络影视与媒介技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网络影视的本质特征是高科技与文化艺术的结合,技术的发展也促使网络影视的内容、形式、手段及平台的不断变化,促进网络影视发展更快更好。
华中科技大学郭小平主题演讲
中国新闻史学会视听传播研究委员会副会长、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副院长郭小平以《乡村的凝视:快手短视频平台上农民“可见性”生产》为主题,以凝视理论为理论视角,基于“旅游凝视”理论提炼出“反向凝视”理论,认为“反向凝视”代表了当地居民对游客凝视目光的迎合,由此,游客凝视目光成为一种软暴力。农民尽管可以自我发声,却在身体的狂换下遮蔽了真实的乡村空间,消解了真实的乡村形象,主体的乡村变成了“他者”的乡村。他提出,应该以“反思性凝视”取代“反向凝视”,让乡村掌握凝视对话的主动权,将外界的凝视和话语内化为对自身乡土文化的认知,形成携带真实乡村气质的乡村想象。他启发听众思考以下问题:能否借助快手平台实现内生性发声?如何借助乡村视觉表达体系进行乡村振兴、乡村治理,以及乡村文化传承?乡村文化体验载体的开发与乡村文化意识的维护如何统一?线上乡村与线下乡村如何互动?
中国人民大学高贵武主题演讲
中国新闻史学会视听传播研究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视听传播系主任高贵武的主题演讲以《弹性生产策略下声音媒体主体性的消散与重建》为主题。针对媒体融合在全世界范围的大势所趋,他建议重点关注“视觉中心主义”所带来的“媒介同质化”问题,以及声音媒体的生存处境难题。他聚焦主体性理论,分析声音媒体的主体性,提出需要基于声景独特性来进行声音媒体的主体性重构。具体而言,以原创性声景增强声音媒体的参与性,以声音内容为主体构建听觉共同体,以伴随性和私人化策略重建声音媒体主体性,依托场景化内容增强声音媒体的伴随性。他提出,只有让声音媒体回归到指向人类听觉体验的声音主体性,才能真正唤醒声音媒体本身的创造性、生命力和活力,并让声音媒体从追逐技术、效仿视觉、模仿他者等非主体性实践和他者宰制中解放出来,最终实现听觉现代性的自我确证。
武汉大学冉华主题演讲
中国新闻史学会视听传播研究委员会副会长、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冉华以《美颜幻象与真实焦虑——基于年轻女性社交媒体自拍照编辑行为的考察》为演讲主题进行了分享。她采用半结构化访谈的研究方法,采访了28位有自拍编辑行为的年轻女性。她发现,受访者大多与网络红人进行上行比较,期待自己被凝视。她认为,自拍照的编辑行为是一种展演,并且个体在展演中完成虚拟世界的个体自我、关系自我和集体自我的建构。她总结得出,“更美”成为压力的原因在于对欲望的焦虑与失落。
南京大学庄永志主题演讲
中国新闻史学会视听传播研究委员会副会长、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庄永志的本次主题演讲为《灾难报道如何创新?——以〈新闻联播〉2020 年防汛抗洪报道为例》。他从帕夫利克对于创新的定义和白岩松关于汛情的报道说起,选取今年7月2日到9月2日之间每天《新闻联播》的汛情报道作为研究对象,从《新闻联播》防汛抗洪报道的特殊性、主要内容、提升空间三个方面进行汇报。他总结,面对今年严重的汛情,新闻报道基本实现了传递预警、确认灾情、部署救灾、抚慰心灵、坚定信仰的功能,但仍与观众的实际感受有差距,“创新要维持新闻质量的承诺”。
暨南大学李红主题演讲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红以《景观与打卡:网络舆论的视觉驱动机制研究》为主题发表演讲。他将2007年重庆钉子户与2020年广州“桥中房”的媒体报道进行对比,发现视觉驱动下的舆论逐渐展现出一种以“视觉”而非“事件”为中心的景观化倾向。他认为,在视觉技术的支持下,舆论实现了景观的无限堆积和聚集,同时各个社会主体都围绕景观进行着一系列的社会实践,舆论不但被看见而且被参与。基于视觉表现的舆论景观必然存在景观虚假性的天然弊端,因此网络舆论中的语言以及语言的辩证使用变得至关重要。他总结,应该重建语言的辩证性、抽象性和对话性,方能避免陷入无限的表象之中。
暨南大学支庭荣主题演讲
中国新闻史学会视听传播委员会会长、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支庭荣就《视觉传播影响力建构的思考》发表主题演讲。他指出,在视觉传播影响力的建构中,生产者、传播者、消费者在内的各个主体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他受国际关系理论的启发,概括出视觉传播的三条路径:理想主义路径、现实主义路径及建构主义路径。他认为,无论何种路径或者视角,人们都期望能够对世界进行准确有力的把握,通过不同路径对视觉传播的建构进而更加吸引人、鼓舞人,促进传播内容的视觉化以及视觉内容的传播、使用、消费,最终共同促进视觉传播领域的发展。
2020年中国新闻史学会视听传播研究委员会学术年会闭幕式现场
闭幕式由中国新闻史学会视听传播研究委员会副秘书长、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学系主任王玉玮主持,暨南大学出版社社长张晋升做总结致辞。张晋升对与会嘉宾表示了衷心的感谢,高度赞扬学者们围绕“视觉传播与当代社会”进行的精彩讨论,并对这次年会的圆满成功致以热烈祝贺。他指出,传媒时代实际上更多呈现为视听传播的时代,因为技术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视觉技术的发展为当地社会带来诸多挑战和问题,也为会议提供了丰富参考案例。他建议,学者们今后可多关注新问题、新案例、新现象,在不断提升研究能力的同时,为视听传播研究开拓新视野、发现新领域、做出新贡献。讲话的末尾,他向与会嘉宾发出邀约,期待下次在线下与嘉宾们进行更深入、更诚挚的沟通。
供稿:凡婷婷、冯梦瑶、吕希、王琦、王超玥、谢紫婕